傩愿戏

28、傩戏剧目《芦花装衣》.JPG


傩愿戏,俗称凤凰傩堂戏,又称傩神戏、傩戏,是由巫师还傩愿时酬神的歌舞发展而成的、有着宗教色彩的地方戏曲剧种。所属类别为传统戏曲,2016年5月入选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。

傩,为古代驱疫祭祀仪式。《周礼》、《论语》等书皆有古宫傩和乡人傩的记载。湖南乃古楚国地,土著民族有三苗、越、庸、麇、巴、濮等,有着丰富而淳朴的南楚文化传统。届原《九歌》是战国时楚南民间巫觋歌舞场面的真实写照。汉时,巫傩活动为朝野所重。《后汉书·礼仪志》“大傩篇”叙述宫廷的还傩逐疫中与方相氏同舞之侲子,已达百余人。南北朝时,随着西域文化的渗透,楚地乡傩又有新的面貌。梁·宗懔《荆楚岁时记》记述:“十二月八日为腊日,谚语:‘腊鼓鸣,春草生’。唐代湖南巫傩活动亦见于文献,如天一阁藏明隆庆《岳州府志》记载,柳子厚曾说,“南州美莫如澧。故志民俗淳朴,尚礼仪,少争讼。……至于巫鬼相尚,争诠连年,则犹故习也。”刘禹锡也说:“昔屈原居沅、湘间,其民迎神,词多鄙陋,乃作《九歌》。到于今,荆、楚歌舞之。乾隆年间,“辰俗巫作神戏,搬演孟姜女故事。以酬金多寡为全部半部之分,全者演至数日,荒诞不经,里中习以为常。”(均见清乾隆三十年《辰州府志》湘西,辰州府辖各地傩堂戏《盂姜女》已在郡外产生了较大影响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政府实行土地改革,取缔封建迷信。傩愿戏因长期伴随还傩愿等迷信形式演出,艺人又多为坛门巫师,所以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政府追究。傩愿戏亦曾一度销声匿迹。随着国家宗教政策和文艺政策的制定,傩愿戏艺人摒弃了迷信傩坛而发挥其戏曲功能,以旧瓶新酒形式恢复演唱活动,也有少数傩愿戏艺人改唱花鼓戏。


30、傩戏折子戏〈劝女〉.JPG


傩愿戏分布在凤凰县水打田乡、吉信镇、阿拉镇、廖家桥镇、沱江镇、三江镇、腊尔山镇等地。

湘西凤凰属少数民族地区,傩舞、傩戏亦与巫师法事紧密相联

由于在还傩愿、行法事时傩堂戏与傩堂戏长期同台演出,艺人之间相串演,因而傩堂戏中的“三女戏”(《孟姜女》、《庞氏女》、《龙王女》)和由其他剧种传入傩堂戏的一些剧目,很自然地被移植过来,傩堂戏的角色、行当也就在原有的小旦、小丑、小生、老旦的基础上增加了正旦(如《庞氏女》中的庞三春)、正生(《孟姜女》中的孟公)等行。此外,傩堂戏艺人又根据民间故事自己动手编戏,加上矮台班(木偶戏)剧目的传入,傩堂戏剧目更为丰富,如《大经堂》、《汾水河》(即《打仓救主》)、《桃花装疯》、《二仙传道》(即《刘海戏蟾》)、《白猿戏晋》、《山伯访友》、《绣楼配》、《蓝桥会》等都成为常演剧目。角色更多,花脸行也开始出现在傩堂戏的演出中。旦行,在傩愿戏中为各行之首,素有“旦角半边围子”之说,它的表演,因戏路各异共分多种行当。小生,按不同穿着分为素褶子戏、花褶子戏、官衣戏、短衣襟戏四种。

傩愿戏以师徒传承为传承方式,至今已有近两百年传承历史。

第一代传人:文天送(1837—1897年),凤凰县靖疆营人(现为吉信镇大桥村),南路傩堂戏演员,是凤凰傩堂戏早期传承之一艺人。文天送12岁从艺,是杨家堂子第三代门徒。

第二代传人:姚老五(1857—1910年),凤凰县人,凤凰县杨家堂子第四代名徒。

第三代传人:谭文才(1872—1952年),祖籍凤凰得胜营人(现今吉信镇),曾师从文天送,是文天送最有名的门徒。

第四代传人:龙祥云(1911—1962年),凤凰县人,南路傩堂戏演员,苗族,当过教师。

第五代传人:刘益龙(1912—1988年),凤凰县水打田人,著名南路傩堂戏演员,刘益龙师从龙祥云,16岁开始登台演戏,专攻旦行。

第六代传人:田景光(1900—1997年),凤凰县沱江镇大坳村人。从12岁起开始学教,专门从事道教事业,被称为凤凰县“道王”。

第七代传人:郑桂凤,州级传承人。

傩堂戏剧目,按其形式和内容,大致可分傩堂正戏、傩堂小戏、傩堂大本戏三类。


傩戏—木兰从军.jpg


傩堂正戏:是由巫师作法事请神演变而成的、带有简单情节及表演的剧目。内容属巫师还傩的法事程序,表演往往与掌坛师及主东家交流,演员大多戴面具。有代言体唱词和白口。各地皆有大同小异的模式。此类剧目已具一定的行当特征。面具、装扮、唱腔、表演都有一定的代表性,是傩堂戏的雏开型。其数量占整个剧目一半以上,约三十出。形式上,湘西凤凰一带有的傩戏艺人将《搬开山》、《搬算匠》、《搬童儿》、《搬师娘》等四出连贯表演,以开山(净角)在海中洗澡失斧为主线,引出这四个人物,类似连续剧,颇有特点。

傩堂小戏:已具小型戏曲特征。此类剧目来源较复杂,有些是傩坛正戏的发展,如《监牲》、《三妈土地》等,大多存在于巫帅还傩法事之中,虽残存还傩痕迹,但情节、表演已较丰富。另有一些虽从傩坛正戏脱胎,但已在法事程序中明确为“唱戏”。如《出脸子》、《小盘洞》、《背梅》和侗傩“三国戏”等,已有一定的戏剧矛盾与人物性格。还有一部分则属世俗故事,如《梅香办货》、《打求财》、《走南山》等,人物与情节基本上与还傩无关,傩坛与高台均可演出,多不戴面具,已呈丑旦对子戏格局,生活气息浓。傩堂小戏数量仅次于傩坛正戏,有二十余出。

傩堂大本戏:是长期伴随巫师还傩活动演出的、戏曲化程度较高的剧目。在湖南曾流行过的有六出,即《孟姜女》、《龙王女》、《庞氏女》、《花关索》(亦称《鲍三娘》)、《七仙女》和《桃源洞》(亦称《大盘洞》)。湘西盛行前三个剧目,俗称“三女戏”傩坛亦称“花朝”(法事或傩坛正戏、小戏称为“正朝”);大庸、黔阳一带除前三个剧目外,还流行《七仙女》,当地称作“四女戏”;沅水流域则盛行《盂姜女》、《龙王女》,但沅陵还长期流行过《花关索》和《七仙女》;澧水中、下游仅存《孟姜女》。《桃源洞》遍布湘南、湘西南各地,尤以旧衡州、宝庆两府为甚。此类剧目的文学,音乐、表演诸方面均较完善,但仍存傩坛影响。

搬先锋:傩坛正戏,又名《白旗先锋》、《降先锋》。上天仙女(先锋)接受掌坛巫师的邀请,下凡为某主东家还傩愿。

搬铁匠:傩坛正戏,仅见于湘西。三十年代前为独角戏。

搬开山:傩坛正戏,又名《打开山》,流行于湘北、湘西。

搬算匠:傩坛正戏,仅见于湘西。算匠目瞽,青衫、青帽。

搬童儿:傩坛正戏,又名《搬师娘》,仅见于湘西。

搬秦童、八郎:傩坛正戏,又名《蛮八郎》,湘西、湘北傩坛有此剧目。

梁山土地:傩坛正戏,土地戏中之一种,流行于湘西、湘北。

搬判官:傩坛正戏,又名《判官勾愿》、《出判官》,三湘傩坛皆有,但情节略有出入。凤凰演出本是把薄判官离了岳王殿,到主东家还愿傩坛勾愿。随后将白旗先锋、开山、算匠夫妻、童儿、师娘母女、秦童、八郎、梁山土地等请回桃源洞,亲锁洞门后回岳王殿。

泗州和尚:傩坛正戏,仅见于湘西,泗州和尚为助主东家还五岳良愿(想像中的家神),遂从桃源洞起程去做道场。到傩坛后,请出仙娘、东君,为其道场摆设供品。安毕龙神后回洞。

搬笑和尚:傩坛正戏,又名《陈曹和尚》,湘西、湘南傩坛皆有。

孟姜女:傩坛大本戏,流行于湘北、湘西,是湖南傩堂戏的代表性剧目。该剧目进入傩坛历史悠久,流布极广,故事来源复杂,情节则多有差异。

龙王女:傩堂大本戏,又名《放羊下海》、《大放羊》,流行于湘西和沅水中、下游。湘西用傩戏腔演唱;沅水流域以傩戏腔(师道腔)为主,夹杂少数花鼓高腔和正调。故事源于唐传奇《柳毅传书》。

庞氏女:傩堂大本戏,流行于湘西。故事出自明传奇《姜诗跃鲤记》。庞氏三春之夫姜士英在南学攻读,其婆母因受邻居邱氏挑唆,对庞氏百般非难。

傩愿戏产生在湘西自治州土家族、苗族人民之中,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及乡土气息,对研究湘西土家族苗族的历史、生产、生活、爱情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。

傩愿戏对中国傩文化、中国戏曲历史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。傩愿戏由湘西民间歌舞发展而成,对研究中国民族音乐、中国民间舞蹈提供有益的基础资料。傩愿戏是湘西人民最喜爱的民间小戏剧种,传承发展傩堂戏对构成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。

傩愿戏剧团锐减,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,全州尚有业余傩堂戏剧团80多个,专业(兼演剧团)剧团4个,现在只剩凤凰县傩堂戏剧团一家。业余剧团也只有20多个。随着外来文化的冲突,傩愿戏的观众群体越来越少。傩愿戏传承人相继去世,在世者也年岁已高,加之青年演员审美观念的变化,傩愿戏的传承也十分困难。

凤凰县组织调查队伍对传统傩愿戏剧目进行了全面调查,重点是流失的部分剧目。对现有的一批傩愿戏老艺人进行一次摸底、登记、并制定传承人保护措施。

对现已存的傩愿戏唱腔录像进行全面收集。把已故的老艺人唱腔录像资料重新制作,条件成熟的进行“音配唱”摄像一批传统剧目。扶持傩愿戏传承人进行传承活动,定期举办傩愿戏剧种培训班,培养一批专业、业余的傩愿戏演员。

相关阅读
参与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