虹桥

位于凤凰古城东门外,横跨沱江,南北走向,始建于明洪武年间(1368—1398),当时规模较小。清雍正元年(1723)农历五月下旬,“连日大雨,河水暴涨,大桥崩塌”,之后不得不重建。重建后的大桥整座桥梁都用本地出产的红条石做建材,用石灰浆、糯米浆、生桐油按比例配制成粘合剂修砌。桥身为两台、两墩、3孔,每孔净跨13.8米,全长约110米,桥面宽8.8米,高11米,桥下净空9米;两个桥墩呈船形,上下游尖角用以减缓和分解水流的冲力。桥面为驼峰式,两头各设29级踏步供行人上下,桥面临江两侧各设置1.5米高的木栏杆16柱。亁隆二十五年(1760)农历六月,遇洪灾,沱江“大水入城,城外民房低者被淹”;二十七年(1762)农历五月大雨,江水“暴涨入城”。嘉庆二十五年(1820)农历八月十九日,“骤水入城”。这60年间沱江三次洪灾,大水都漫进城里,但虹桥不塌不垮,经受住了大灾的考验。 

 

新修建的大桥,曲线优美,雄伟壮观,横跨沱江,犹如“长虹卧波”,因此称为“卧虹桥”,从此成为古城一大景观,命名为“长桥夜月”,列为古城八景之一。乾隆《凤凰厅志》记载:“城东门外大桥横跨,高六丈、宽三丈、长五十丈,乃筸城一巨观也。”

 

民国3年(1914)夏,沱江涨了一次200年未遇的大洪水,上游被洪水卷来的房屋、树木从桥顶席卷而过,南岸桥孔上游拱券.被汹湧而来的大树撞出一米多宽的缺口,桥墩的分水尖角亦被撞断一载,虹桥受到重大创伤。洪灾过后,时任湘西镇守使的凤凰人田应诏筹款修复。加固了桥墩,补修了桥面,拆去了桥上两边的木栏,改建成木结构重檐吊脚式风雨楼,顶部两侧各装一排花窗,以利采光和通气。桥面两头各建拱券式牌坊门楼一座,中门门额匾阴刻田应诏手书“虹桥”二字,此后称为虹桥,沿用至今。桥面中间是3.6米宽的人行长廊,两边各建大小相等的木房12间,供商家作为铺面,开设有理发、弹棉花、土产、南杂、小百货等商店。虹桥建成后形成别具一格的“天街商市”。

 

1955年6月,新修的吉凤公路要从虹桥通过,将桥面的建筑物全部拆除.并改建成木结构公路桥面,1963年再次改建为水泥公路桥面。

 

2000年9月,由广东中人集团投资对虹桥进行修复加固,重建风雨楼。风雨楼外观三层,使用两层,第三层为阁楼式建筑;总建筑总面积约1100平方米,总投资人民币240多万元。修复后的虹桥全长100多米,桥面宽8.8米,两边用挑梁悬出江面1.8米。第一层为5米宽人行通道和22间店面,楼梯间2间,配电房、消防间各一间。店面内均为木板面层,人行通道以红石板铺设路面。第二层为文化艺术楼,面积约400平方米,供游客观光小憩。布局典雅,拼木地板,木门窗,所有门窗均镂空雕刻“灯笼”图案。两侧有文化艺术长廊,中间为艺术回廊,陈列有古今名家书画摄影于其上,供游人欣赏。

 

风雨楼的主体为钢筋混泥土框架结构,用小青砖封砌墙体,三楼为单檐歇山顶,;二楼为硬山顶,马头墙,整体建筑雄伟多姿,桥身已采用现代技术全面加固。在桥面两头建有拱形牌楼门,门额匾直书“虹桥”二字,为著名凤凰籍画家黄永玉书丹。两头的牌楼门上各有一副对联,为黄永玉撰联,其弟黄永前书写:

 

南桥头对联为:

今宵皓月,谁在回龙潭上,华灯楼船,彩影荡漾,

弦歌映山山映水;

照眼春阳,廊桥正午十分,醉客雅旅,游侠高僧,

靓景如梦梦如诗。

北桥头的对联为:

五筸男儿,拥后生豪情,投烈火涅槃飞腾,等闲恩怨,

笑扶简册,乐奏傩骚雾山来;

凤凰重镇,仰前贤妙想,架霓虹横江左右,坐览烟霞,

拍遍栏杆,神随帝子云梦去。

 

虹桥两头引桥的路面,皆用红石块铺设,两边各有9柱,共36柱红石栏杆,嵌装红石板,大方雅致。如今,虹桥已成为凤凰古城风景区的核心景点之一,风景如画,游人如织。

 

2011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
0.jpg

 

1.jpg

 

 

相关阅读
参与评论